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扫一扫打开手机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党建  >  

梅州平远仁居: 坚持党建引领 探索“红色+古色+绿色”乡村振兴之路

发布日期:2021-12-07 来源:

梅州平远仁居: 坚持党建引领 探索“红色+古色+绿色”乡村振兴之路

文/平远县委组织部 肖艳芳

近年来,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仁居镇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围绕“红、古、绿”三色下功夫,大力挖掘利用红色资源,推动农村环境整治,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线路,走出一条党建引领下的乡村振兴之路。

擦亮红色品牌。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牢牢抓住党的基层组织这个基础,全面落实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推动基层党建一年一个变化、一年一个台阶,实现从规范化建设到组织力提升再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建好党的阵地。大力实施“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和组织力,擦亮“红色党建”品牌。投入100多万元完善镇党校和3个镇党校分教点建设,补齐基层党员教育短板。选优“领头雁”。深入实施“头雁”工程,调整6名村党组织书记,高质量完成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100%实现“三个一肩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比换届前下降3周岁。配强干部队伍。以推动“育苗”工程落地为抓手,引导村党组织书记的思想意识从“要我培养后备干部”转变为“我要培养后备干部”,选聘两批次共9名年轻干部充实村干部队伍,着力解决村级后备干部培养难的“瓶颈”问题。

挖掘古色资源。将红色历史传承与革命遗址活化利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结合起来,推动基层党建、红色资源、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修复革命遗址。对革命旧址进行原建筑风貌的保留修复,通过“五个一”(即修缮一批红色革命旧址、修复一条沿线古驿道、建成一个红色文化广场、新设一座红色教育展馆、壮大一个红色产业)项目建设,将整条1公里红色长廊路线串珠成链,共修缮红色革命旧址5处、修复900米古驿道及沿线景观,新建1500平方红色党建阵地,开发出“重走红军路、聆听红色事、瞻仰旧址群、品尝行军餐”体验路线。2019年8月,红色记忆景观廊道旅游路线成功获评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优化周边环境。以“红色村”核心路线为依托,对胭脂河两岸的建筑进行外立面改造,引导本地外出务工青年将传统建筑民居、祠堂改造为客栈,融入客家和红色元素装饰,打造居住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的民宿。全域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清拆危旧房屋22.4万平方米,完成房屋外立面改造33.6万平方米,建成特色精品村3个、美丽宜居村10个、干净整洁村2个。扎实开展“五美”建设,打造精美“四小园”15处,村容村貌发生显著变化。承办2020年全市乡村振兴现场会,建设经验在全市范围内得到推广。推动共建共治。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和“信息员、调解员、宣传员”的作用,深入每家每户宣传讲解政策措施,推动广大人民群众从“要我干”向“我要干”的观念转变。在建设成效和政策宣讲的双重作用下,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主动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工作,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共建共治共享局面,“红色村”、美丽城镇、G358沿线乡村风貌提升等一批重点项目落地见效。

推动绿色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关键在于产业振兴。我们注重整合优质资源,把握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古镇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合。依托仁居四百多年的厚重历史,编制并严格执行《仁居镇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保护性修复圩镇古驿道为契机,加大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力度,以绣花功夫修复了金库旧址、井下吴屋等18处省市县文保古建筑;对中西合璧式客家建筑素庐进行活化利用,沿线实施外立面改造、雨污分流、管线整治等工程,突出红色元素布展,打造了长达8公里的红色精品线路,仁居村入选第二批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围绕“红色村”和红四军纪念馆,推动党建阵地建设有新成效,仁居村被评为“梅州市党员教育基地”,仁居镇党校被评为梅州市首批镇党校示范点,越来越多的主题党日活动、各类主体培训班在仁居举办,带动了周边一批旅店、饭店、土特产店、文旅特产店的发展兴旺。推动优势产业规模发展。立足优质稻、脐橙、茶叶、烟叶等传统富民产业,大力推进茶博园项目建设;持续推进烟叶规模化种植,全镇种植面积达5500多亩,产值2000多万元;推动一抹禾香酒业小镇高端白酒酿造基地顺利落成投产;加大脐橙复种力度,种植面积增至5300亩,擦亮“脐橙专业镇”品牌,仁居六吉(脐橙)入选首批省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专业村,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出新出彩。

来源:《农村青年》融媒体中心

终审:蔺玉红
审校:李志国  刘朱婴
编辑:何召霞

值班编辑:农村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