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扫一扫打开手机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吉安致富能手张根群:创业不是一个人的事

发布日期:2021-10-11 来源:农村青年网

吉安致富能手张根群:创业不是一个人的事

原载于《农村青年》2021年第7期
文/共青团江西省委

“为什么我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为什么我每天在地里工作十多个小时,蔬菜还是种不好?为什么做农业这么难……”

相信每个返乡创业的农村青年都有这样一个阶段: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自己每天拼命干活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寒流就会使自己的努力付之一炬。几年前,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炉下村的张根群就面对同样的难题。

回乡创业种蔬菜

作为一名“90后”,生在农村的张根群起初也向往城市的繁华。通过高考,她走出乡村,在大学实习期间开始自主创业。通过努力,她当上快捷快递上饶总代理。2013年大学毕业后,她抓住机会,远赴非洲从事服装外贸生意。工资越来越高,她思乡的心思却越来越强烈。

张根群

在国外的工作经历让她更注重食品安全。想到自己的家乡——江西省青原区富田镇炉下村地处白云山脚下,山清水秀,有大片闲置土地,非常适合发展农业生产,而且父亲也经营着60亩蔬菜基地。

经过多次深入田间地头的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她发现这里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种植蔬菜。就这样,她回到家乡创建喜来富蔬菜种植基地,开启创业路。

学财经专业的张根群对种菜一窍不通。返乡后,她除了向有经验的菜农讨教、通过各类科普书籍自学外,还聘请省级农科专家、县级农业科技人员来基地进行技术指导,制定发展规划,不断提升基地蔬菜的产品质量。

蔬菜基地

短短两年时间,她将父亲之前经营的60亩蔬菜基地扩展到现在的700亩,新建大棚100多亩,无公害时令蔬菜近百种,年产蔬菜产品4000多吨,使喜来富蔬菜种植基地成为吉安市较大的蔬菜基地之一。

“势单力薄”创业难

创业从来不会一帆风顺。随着种植规模越来越大,蔬菜基地的业务范围逐步扩展,张根群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需要她操心的地方也越来越多。她发现,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700多亩地,常常是顾了这块、忘了那块,她因此吃了不少亏。要么是涨水没有提前应对,大片蔬菜被淹;要么是因为自己种植技术不成熟,种出来的蔬菜质量不高,卖不上价……

不解决眼前的问题,之前的努力都会白费。张根群深知这一点,她开始找寻问题根源:难道自己身边没有帮手?

其实,这几年张根群非常注重人才培养。她组建的青原区喜来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和务工人员都是当地及周边的村民。合作社在为社员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还解决村里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辐射带动周边村民月人均收入增至3000余元。围绕合作社,她培育了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农业产业人才。

身边人才不少,自己怎么还这么累?原来,作为合作社“一把手”,基地事事只靠她一个人。上百名社员个个把她当老板,把自己当“打工仔”,合作社种什么、种多少、怎么提高产量,他们一概不关心,只关注每月工资有没有拿到手、每年分红涨没涨。

“农民工会”解难题

知道了“病因”,“对症下药”就可以了。如何提高社员的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为基地发展献计出力呢?

2018年,张根群打破思维定势,在青原区富田镇工会的指导下,创新成立吉安市首个农民工会,将100多户农民联合在一起,将合作社变成一个农民创业团,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一块抱团创业。

张根群(左)在田间

这下,工会会员个个都成了基地合伙人。每周开一次会,人人都要为合作社种什么、养什么出主意。看到自己的建议在会上被热烈讨论,每个会员都有了主人翁意识,她为此而欣慰。如今,社员都变成张根群的“合伙人”。

每一次开会,大家都争相为合作社出谋划策,哪里要提前排水、哪里要尽快除虫,哪样蔬菜要少种、哪样要多种,大家一起讨论,气氛好不热烈。

有了众“合伙人”的帮助,张根群肩上的担子终于减轻了。看着身边的人钱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她感受到返乡创业的快乐,荣誉也随之而来。她先后被评为“新时代赣鄱乡村好青年”“江西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吉安市创新创业女青年”;喜来富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也被评为“全省优秀科普示范基地”“全省优秀农民合作社”。张根群带着大家一起创业,人人都是创业人。

终审:蔺玉红
审校:李志国  刘朱婴
编辑:刘树晨

值班编辑:农村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