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扫一扫打开手机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原创  >  

古村落里“藏”乡愁

发布日期:2021-06-04 来源:

古村落里“藏”乡愁

原载于《农村青年》2021年第4期
文/开心

“如今,农村的变化特别大。说起农村的发展,真是几天几夜都讲不完。今天,就唠一唠我的家乡李家疃村吧!”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逐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负责人、“80后”农村青年毕立美一脸喜悦地说。

“我是2005年嫁到李家疃村的。当时,我们村在方圆百里都家喻户晓,因为村庄地下有着丰富的煤、黏土和焦宝石资源。听长辈说,在20世纪50年代初,村民着手开采耐火黏土和焦宝石,此后逐渐发展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毕立美介绍。

李家疃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西309国道478千米处,素有“淄博西大门”之称,青龙山、凤凰山、豹山三山拱秀,青阳河水、豹山之水溪水环绕,具有比较理想的山水形制,人文风貌保存基本完好。

毕立美在李家疃村生活了16个年头,她见证着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旧街道的拓宽、硬化;村内修建了公园;街道两侧安装上路灯……自2006年至2010年,村内共修建五座四层居民楼。全村用上了天然气和互联网,村民的卫生条件日益改善,村里的长寿老人也越来越多。

李家疃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明清时期,王氏家族建成王氏大庄园,多数明清建筑群保存至今。2010年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评为全国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李家疃立足展现原汁原味的古村落,不断完善旅游设施,成为淄博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李家疃村在2015年5月被山东省委宣传部等九个部门列入全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名单。于2015年10月开工,2016年9月建成的李家疃乡村记忆博物馆记录了李家疃村的前世今生。博物馆由序厅、村落的记忆、家族的记忆、创业的记忆、人生的记忆、文化的记忆、尾厅以及院落景观组成,以历史发展为主线,通过实物、展板、实景重建的形式展示李家疃村的历史发展历程。走进李家疃乡村记忆博物馆,让人的心都变得安静下来,打开尘封记忆的大门,乡情涌现……

毕立美在李家疃乡村记忆博物馆

“听我们村的书记讲: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是李家疃村旅游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保护和开发古村落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结合所形成的人文景观,是李家疃村古村落旅游的核心和亮点。”毕立美介绍道。

如今,这里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农业生产实现了现代化,古村落得到了有效保护。村民们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家家有汽车、人人有手机、户户有存款,全村的文明化程度越来越高。

“微小的善意,能让世界更美好。当善良成为生活里一种习惯的时候,快乐就如涓涓细流,时时在眼眸里流溢,愉悦自己,也快乐别人,感染社会。”毕立美说:“作为一名乡村好青年,我一定要做到脚下有力量,肩上有责任。我想把我们村子建设得更加美好,让村民生活更加幸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本着这个美好的愿望,毕立美在2016年自发组织了一支与爱同行、充满凝聚力的公益团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几年来的公益路,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赞扬、队友的支持与认可。毕立美在2016、2017年被评为周村区优秀志愿者,2018年被评为淄博市乡村好青年,2019年被评为省级乡村好青年,2020年被评为淄博市向上向善好青年,获得周村区五四青年奖章提名奖等荣誉。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毕立美主动为村里捐钱、捐物;母亲节,她带着儿子为村里80岁以上的老人赠送节日礼物;2021年春节,得知村里张奶奶的儿子身在异地没法回家陪老人过年,毕立美便组织队友带着食材和春联一起陪张奶奶度过了一个温馨快乐的团圆年。她还给村里的高龄老人赠送床上用品四件套;今年的妇女节,毕立美又为村里的女环卫工人送去了节日礼物……

“我的儿子今年15岁,是一名在校中学生。他常常问我:妈妈,我怎样才能为家乡作点贡献呢?我告诉他,如果你真要为家乡贡献力量,那就得用心读书、好好学习。以后长大了,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毕立美欣慰地说道。

终审:蔺玉红
审校:李志国  刘朱婴
编辑:胡晓荣

值班编辑:农村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