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扫一扫打开手机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治  >  

湖北 | 织密织牢护农兴农爱农“一张网”

发布日期:2024-03-19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2024年第3期

       走进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荷香农资农技中心,店主徐荷香趁着农闲时节,将店里的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分门别类,摆放整齐。“执法人员经常来店里指导如何规范经营、怎么识假辨假,农资质量有了保障,农户买着放心,我们卖着也踏实,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徐荷香笑着说。

  徐荷香所说的执法人员,就是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这支队伍是将原来分散在农业系统内种子、农药、兽药、饲料、农机、渔政、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检疫、生猪屠宰等多个领域的执法力量整合,形成统一执法的护农、兴农、爱农“一张网”。

  

  湖北红安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开展农资检查

  近日,记者来到湖北省武汉市、黄冈市红安县、荆州市江陵县等地,探寻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执法护农的故事。

  联动协作 打出执法“组合拳”

  “我们仔细观察,像这三瓶农药,瓶子一样,生产日期一致,包装粗糙,品种、生产厂家、地址又不同,基本可以判断为伪劣农药,再经过抽样检测确认产品质量和初步调查后,如果发现涉嫌犯罪的违法线索,可以联系公安部门提前介入调查。”红安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一中队队长李伟财向记者展示着以前查处的劣质农药并解释道。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政案件达到一定要求才能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为依法惩治农业农村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省公安厅等4部门联合印发《湖北省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办法》,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提供制度支撑。为了做好跨区域联动协作工作,湖北省农业农村厅还建立了重大农业违法案件和一般农业违法案件督办管理机制,利用12316举报平台,开展“一地发现、全省联打”工作模式,将这张护农“防护网”织得更大更牢。

  红安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积极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线索通报、联合执法、案件协办,实现案件信息即时查询和信息共享,打通信息壁垒。

  “通过公安系统的大数据,对相关物流配送、物联网电商等进行严密排查,可以提高办案效能。”红安县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大队长石平松说。

  红安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与乡镇、村级党政服务机构建立信息共享和投诉举报平台,打通执法“最后一公里”。

  “每个乡镇都有综合执法中心,并与村里信息共享,我们通过执法中心,能及时掌握案源,提高办案效率。”红安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程学军说。

  科技赋能 为执法装上“智慧脑”

  在武汉市江夏区梁子湖,一艘执法艇的出动打破了湖面的宁静。事情起因是监管平台发现有一名男子正在梁子湖边钓鱼。

  “这里是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止垂钓,以后不能再来这里钓鱼了。”武汉市江夏区梁子湖禁捕执法基地一中队执法人员郑聪一边掏出证件一边对当事人耐心解释。

  迅速处置、快速出动,武汉市江夏区智慧渔政禁捕监管平台功不可没。“系统自动提示线索,我们则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作出处理。”郑聪说。智能化的监管系统为渔政执法装上了“千里眼”,让非法捕捞无所遁形。

  “千里眼”一头连着江河岸边,另外一头还连着江夏区农业综合执法指挥中心。指挥中心位于江夏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指挥平台囊括了渔政、动检、农资、农机、农村宅基地5个子系统和“慧执法”平台,通过将相关监管对象主体信息基础数据录入系统,在农资经营店、无害化处理厂、畜禽屠宰场、农机报废点、动物诊疗机构等重点场所配套高清视频监控,其运营状态尽收眼底,及时对违法行为动态监管智能分析预警和智能调度处置,在“慧执法”平台进行全程办案、执法检查,实现“网上办”“手中办”,形成了主体全覆盖、监控全领域、调度全天候、办案全流程监控的农业执法体系。

  对渔政执法来说,水域较广、情况复杂,执法难度大。江夏区智慧渔政禁捕监管平台与武汉渔政天网系统平台联接,调度更方便,监管更全面,还能实现直接交流。

  “当系统上发现违法行为后,会自动识别报警,形成人机快速互动,我们还能喊话劝离当事人。”武汉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四大队负责人徐雯说。

  据悉,武汉市长江、汉江重点禁捕水域已实现24小时可视化智能监控,形成“水、陆、岸、天”一体化监管网络,构建“监控-预警-追踪-取证-查处”有机衔接的工作闭环,实现动态监管、精准处置。为了适应不同地区的执法需求,武汉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还构建了“传统+科技”巡护体系,引入长江救援志愿队、生态环保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值守,设置江段长、岸线长等岗位,打通长江禁捕监管“最后一公里”。

  优化服务 做为农分忧“守护者”

  “在农资店买的肥料、种子等,市场上几乎看不到假冒伪劣的农资产品了,我们老百姓买得放心,产量提升了,农资纠纷也少了。”江陵县粮缘万顷农业机械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刚感慨道。

  走在江陵县熊河镇街上,每家农资经营门店门口都有一张由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张贴的《农资经营规范告知书》,让农户购买农资一目了然。

  江陵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还督促指导农资经营门店利用电子追溯系统平台建立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进销台账,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在农资电子追溯系统平台上查询种粮大户买了什么肥料、种子等农资产品,小农户还能跟着买。”江陵县农昌植保技术服务部负责人杨祖发边为购买生菜种子的农户扫码结账边向记者说。

  在江陵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指导下,江陵县成立了农资流通行业协会,依托行业自律助力农业执法。“县农资流通行业协会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完善了机制建设,我们大队对协会会员购买的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进行重点管控、严格把关,从源头上保障农资供给质量。”江陵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陈莉说。

  “目前,江陵县209家农资经营门店自愿加入协会成为会员,协会已为会员提供农技、规范经营等培训11场次。”会长伍贤松介绍。江陵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还以流通协会为载体,通过“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开展普法宣传,提升群众识假辨假能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守护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一直是农业综合执法队伍的使命。江陵县建立了乡镇(管理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11个,并配备了农残快速检测室,专兼职人员达到37人;全县遴选了131名村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形成了县、乡、村一体化的监管队伍,实行定责到岗、定岗到人、定人到户,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化管理全覆盖。

  “我们会针对重点环节、关键领域常态化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及时消除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陈莉说。去年国庆前夕,江陵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农产品种植基地、屠宰企业、农贸批发市场、饲料加工企业等开展专项检查,加强农产品源头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执法为民,依法护农。农业综合执法队伍正努力成为农业生产者利益的守护者、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把关者、社会公众认可信赖的执法者,为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打造坚实屏障。未来,这支队伍将继续厚植“爱农”情怀,扛牢“护农”担当,为广大人民群众托住稳稳的幸福。


值班编辑:杨一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