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扫一扫打开手机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原创  >  

把根深深扎进泥土里 ——记安徽省乡村振兴高级农艺师胡才发

发布日期:2024-04-03 来源:农村青年网

“现在是油菜生长关键期,防治茵核病、除蚜虫是关键,要选择暖和的中午施药,打足水不能遗喷漏喷,那样施药效果好。”说话的是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白马街道的“安徽省乡村振兴高级农艺师”胡才发。

胡才发扎根基层30余年,帮助乡邻查田情、提供技术指导,无偿推广农业技术,带动村民致富。他皮肤黝黑、身着长衣长裤、头戴一顶草帽、说话时总是笑容满面……在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实验基地,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胡才发热爱乡村、热爱土地。如果没有特别的介绍,很难让人把这位卷着裤脚、皮肤黝黑、笑容腼腆的农民大哥,跟农业技术推广、进大学传经授课的专家联系在一起。他是自学成才,蹲在田埂边,这看看、那摸摸。这些年来,他做的最多的就是无偿传授农技知识,指导农民防治病虫害、推广优良品种、传授科技种植技术。

胡才发每天早晨五六点钟就深入田间地头。多年以来,他看到一些乡亲因文化水平较低、农技知识缺乏,施错肥、用错药让一年的辛勤耕作白白“打了水漂”。一些农户“治病与治虫”分不清楚,水稻明明生了病,却想当然地撒驱虫药,结果越治情况越糟;有的不懂除草剂之间的差别,把旱地除草剂撒在水田中,很快就烧死了秧苗……类似的情况在农村屡见不鲜,都被胡才发一一记录下来,成为他给农民培训时最具说服力的素材。

“现在是水稻生长关键孕穗期,除虫施药不能图凉快赶早上,要在下午四五点,那时气温高,稻子毛孔打开了,加上傍晚露水,药水吸收好。”

“这块稻田的秧苗已全部枯黄,和旁边稻田的青绿形成鲜明对比。原来,这块田的农户喷错了药,误将除草药当成除虫药了,结果把苗给烧蔫了。”胡才发用实际案例结合专业农业技术在现场给农户授课,既避免了农户误操作,又能帮助农户增产增收。

脚踩泥土、一脸汗水是胡才发工作的常态。“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我十几岁就开始学着种田,都习惯了。”胡才发回忆道,“开始我也不懂种田,就请教老一辈农户、买专业书看,白天实践,晚上学习。”对知识、技术的渴望促使他最终通过成人高考被安徽农业大学录取,进修农业专业知识。

长期以来,胡才发潜心于农业科技的研究和推广。他开展的农业科技品种实验和示范工作采取先示范后推广,看得见、摸得着的推广形式,受到广大农户的欢迎。他曾自办《农技园地》刊物200多期,发放科技资料几万份、病情虫报500多期,一批又一批农民从中受益。他善于总结经验,多篇文章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发表,并有自己的专利。

从一个文化水平不高的“田秀才”到不断取得成绩的“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胡才发从没有忘记自己“草根”的身份,一直坚持深入田间地头,为乡邻开展技能培训,对症下药,带领广大农民一起致富。他研究的《小拱棚瓠瓜早熟丰产栽培技术》,单株产值2.2元,亩产5000元,该论文发表在《长江蔬菜》杂志上。胡才发还组织推广蔬菜2.4D保花保果、乙烯利催熟、多效唑控长、920拔节、化学除草、地膜覆盖等一系列先进技术,被当地农民普遍应用。在示范中,他根据香瓜主蔓不结瓜,主要在子蔓、孙蔓上接瓜的特点,采取摘心处理方法,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香瓜摘心可高产》的文章被《安徽科技报》刊发。

胡才发还创建了“芜湖弋江区爱心天使协会”,整合社会资源,创立志愿者“社会运作模式”。在他的带动下,社区居民和睦相处、团结友爱。每当有群众上门寻求帮助,胡才发和协会成员总是竭尽所能去帮助他们。“公益活动不是一锤子买卖,我们需要坚持不懈,不断赋予其新内涵。”胡才发说,他会继续积极贡献力量、奉献爱心,把志愿服务送到每一个需要的人身边。残疾儿童在心灵关爱方面存在缺失,与父母之间缺乏有效的情感互动,他和爱心天使志愿者积极开展“向阳花关爱残疾儿童系列活动”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受益孩子达1200人次,投入各种物资价值约30多万。

在生活中,胡才发热情帮助周边的困难人士,每当听到有人需要帮助时,他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他默默无闻奉献爱心,单在助学方面,就曾个人花费数万元捐助过十多个孩子。

胡才发先后荣获“全国农村科普带头人”“安徽省科普带头人”“安徽省乡村工匠名师”“安徽青年星火带头人”“芜湖好人”“芜湖十佳青年”、芜湖科技特派员、“弋江区最美者”等荣誉称号,面对荣誉,胡才发很淡定:“慈善的路越走越宽广,我无怨无悔。”

值班编辑:杨一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