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扫一扫打开网站

扫一扫打开手机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原创  >  

李瑞:带领乡亲“啄”开致富的大门

发布日期:2021-05-31 来源:

李瑞:带领乡亲“啄”开致富的大门

原载于《农村青年》2021年第4期
文/李小健 胜 平

李瑞今年31岁,是贵州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在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九龙街道黄木坪村,只要一提起她,人人都会竖起大拇指。

贵州省十三届人大代表李瑞  吕跃供图

返乡创业,终成致富能手

“我出生在一个偏远落后的小山村,祖祖辈辈都靠种地过日子。”李瑞说,她也想靠知识改变命运,但由于家庭困难,2007年高中毕业后,她便加入到南下打工的行列。

“在外面挣钱日子过得好好的,怎么还要回到山沟里面养鸡?”每每被问起为什么回乡创业,李瑞的回答都是:“我的根在黄木坪村,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

在李瑞眼里,养鸡对农村人来说是一项先天具备的技能,不需要太多知识,是一个相对容易的创业项目。思前想后,她决定选择养鸡这条路来致富。

2008年10月,李瑞将打工挣来的7万多元积蓄全部拿出来,建起600平米的养鸡场,购买了2万只小鸡。

可令她没想到的是,规模化养殖,单靠传统的“土办法”是行不通的。眼看着小鸡慢慢长大,却发生了鸡瘟,2万只鸡无一存活。

至今,李瑞的父亲李有明仍记忆犹新:2008年12月,李瑞看到鸡圈里的鸡一只不剩后,把自己关在家里整整两天。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我要继续养鸡。”李瑞选择了坚持。不过这次,她不再“蛮干”,不仅向书本学习,还请来专家指导。

为尽量少走弯路,李瑞一有时间就跟着其他养殖户学技术,收集养鸡的相关信息资料,了解农村养殖行业的信息动态,分析周边市场对土鸡、土鸡蛋的需求现状,并在自己的鸡圈进行各种尝试。

喂料、喂水、打疫苗,调整鸡圈温度、湿度……由于整天和鸡打交道,一天下来,衣服都湿透了,浑身散发出一股浓浓的鸡粪味道,但李瑞从来都不在乎。

通过学习实践,李瑞渐渐掌握了养鸡技能。她养殖的土鸡从入栏到出栏,全部采用粮食饲养,只只肉质鲜美。现在,每年可出栏土鸡4万只,年收入达200多万元,成了当地有名的养殖大户和致富能手。

“一家富不是富,大家富了才算富。”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后,李瑞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担起带领全村父老乡亲脱贫致富的重任。

在她记录的《精准扶贫农户登记表》里面,不仅有20多家贫困户的详细信息,还有为他们量身定制的扶贫计划。

黄木坪村贫困户周仕发,家里有5口人,由于生活困难,老婆离他而去。2017年,李瑞了解情况后,主动登门为他制定养殖方案。考虑到周家两个老人、两个小孩需要照顾,李瑞有针对性地为他们制定林下蛋鸡养殖计划,免费提供鸡苗3000只,并以市场价回收。不到一年,周仕发一家的年收入便从原来的1万多元增加到3万多元。

“我也想和你一起干养殖。”2018年,家住三岔河镇天水池村的贫困户田应华专门找到李瑞。“家里儿子残疾,自己无一技之长,我不怕苦,但苦于没有出路!”田应华说。

李瑞免费给田应华提供养殖技术,同时出资出力帮他建成肉鸡养殖场。如今,田应华新修了房子,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李瑞带领大家致富,赢得父老乡亲的赞誉。她先后荣获贵州省劳动模范、“明礼知耻·崇德向善”贵州好人、习水县科技致富女能手等荣誉,成了远近闻名的巾帼模范。

经常会有周边的村民上门请教养鸡技术,她都会毫无保留地予以传授。“希望越来越多的乡亲通过养鸡‘啄’开致富的大门。”李瑞说。

发展农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李瑞说。为更好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她牵头成立明瑞养鸡专业合作社,吸收村民加入。合作社向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内的村民发放鸡苗,并负责鸡蛋、成品鸡的回收和销售,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后劲。

三岔河镇天水池村32岁的朱永利便是合作社的受益者之一。

朱永利之前一直在广州打工,主要从事房屋装修工作。由于父母是残疾人,年事已高需要照顾,朱永利只有回家务工。他说:“起初担心技术和销路问题,但没想到,合作社按照家庭养殖能力的大小,免费将鸡苗和饲料发放给我们,同时还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待出栏时上门收购,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我现在是合作社的一员,有自己的股份,而且还负责合作社日常的生产管理,每月有3000元的工资,年终还有分红,一年下来保底有5万元的收入。”谈及这些,朱永利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李瑞给大家传授养殖知识  吕跃供图

如今,合作社以复兴组为中心养殖场,向习水县周边6个乡镇辐射,入社农户达到481户。其中,养殖大户35户,解决全县就业人数490人。2019年,共出栏成品肉鸡100多万只,主要销往遵义、仁怀、合江、重庆、贵阳等地。

脱贫之后,如何推动乡村振兴?经过一番深思,李瑞说:一方面,继续以鸡为特色产业,发展林下养鸡,扩大养殖规模;另一方面,努力打造以种养殖带动采摘游的农旅项目,引导农户开办农家乐、乡村旅舍、农家民宿,带动乡村振兴。

终审:蔺玉红
审校:李志国  刘朱婴
编辑:何召霞

值班编辑:农村青年